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交流座谈会召开发表时间:2024-06-20 14:57来源: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融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近日召开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为主题的交流座谈会。会议旨在共同研讨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交流分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案例及未来发展趋势。 来自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10家行业领军企业的高层代表等,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红斌主持会议。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中心近年来在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前期工作和未来规划。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广泛应用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并将深刻地推动教育领域的革新。他强调,如何有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工作者与企业亟待共同探讨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促进所所长李文婷从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示范引领以及加强政府、高校、企业间的对接合作等角度提出具体建议,并表示将深化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安全应用。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尚俊杰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刘亮教授围绕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产生的深远影响,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对未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阿里、百度、华为、科大讯飞、蚂蚁、奇安信、商汤、腾讯、智谱、中科紫东太初等10家行业领军企业的高层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潜力、典型应用案例、成功经验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推广应用所需的政策支持等。 与会者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也面临着技术、安全、伦理等多方面的挑战。未来,各方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稳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入应用与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新技术应用研究处、综合信息研究处、《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社有关同志参加座谈会。
文章分类:
查新政策
2025-05-08
2025-05-08
2025-04-17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4
07-03 2025 文章围绕北京医学类查新报告出报告时间展开,分析了影响出具时间的因素,如查新机构效率、项目复杂程度和委托方资料情况等。阐述了常规和加急情况下的时间范围,并与病理报告、亲子鉴定报告出报告时间进行对比。还介绍了缩短时间的方法,最后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和行业规范对出报告时间的影响。 07-01 2025 文章围绕北京知产查新及知产科技查新报告时间展开,先介绍知产查新的概念和重要性,接着阐述其应用场景和流程,分析影响报告时间的因素,给出一般时间范围,最后提出加快报告出具时间的方法,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06-29 2025 文章围绕北京专利申请查新及科技查新报告时间展开,阐述了专利申请查新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了专利申请流程及查新环节,说明了科技查新报告的作用,分析了影响报告出具时间的因素,给出了北京地区最快时间情况,并提出了加快专利申请及查新进程的建议。 06-27 2025 文章阐述了北京科技查新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科技查新报告的流程步骤,分析了影响查新报告完成时间的因素,通过不同案例说明不同情况下的完成时间。同时,提出了缩短查新报告完成时间的建议,为委托方和查新机构提供了参考。 06-25 2025 文章围绕北京科技查新及报告出具时间展开,阐述了科技查新的重要性,介绍北京可选择的查新机构和查新流程,分析影响报告出具时间的因素,给出最快出具时间,并提出加快获取报告的建议。 |
|